轨道压板压轨器在铁路线路中的应用及其对波形磨耗的影响分析:
1. 轨道压板能够有效处理轴重大于15吨的低速行驶区间。波形磨耗通常从钢轨接头或焊缝处开始,尤其是在曲线外轨上,波长在200至300毫米之间。这表明,在低速重载条件下,钢轨接头和焊缝处是波形磨耗的高发区域。
2. 在钢轨重量较轻的线路上,波形磨耗的波长可达500至1500毫米。这种磨耗现象可能与钢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波状不平顺有关。通过使用压轨器,可以有效消除这种波形磨耗,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 在地铁线路上,如果轨道压板下方或枕木下方增加了弹性垫层,尤其是在半径小于400米的曲线内轨上,会发生波长约为50毫米的波形磨耗。这表明弹性垫层的引入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加剧钢轨的波形磨耗。
4. 在经常涂油的曲线钢轨上,可能会出现“触摸疲劳”波形磨耗,波长在150至450毫米之间。这种磨耗表现为钢轨表面的疲劳损伤薄片和塑性变形。在轨距较宽的情况下,磨耗通常出现在曲线内轨;而在轨距较窄的情况下,则出现在曲线外轨。潮湿环境会加速这种磨耗的发展。
5. 地面铁路和地铁常见的波形磨耗称为Rutting(车辙),其波长在50至450毫米之间。这种磨耗可能是由于车辆反复行驶在相同轨道上造成的。
6. 在轴重较小、行车速度较高的线路上,直线和大半径曲线地段会出现波长为25至80毫米的钢轨波形磨耗。这种磨耗对高速列车的运行舒适性构成威胁。使用压轨器可以消除这种磨耗,确保列车运行的平稳和安全。
综上所述,轨道压板压轨器在不同线路条件和技术参数下对波形磨耗的处理效果各异。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压轨器,可以有效减少波形磨耗,提高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